最近,辉瑞公司内部不少地区都在内部晋升,很多来预约做求职培训的学员,都问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。

面试的时候,如果遇到压力面试怎么办?

如果大家听过我线上的面试培训课程,就知道我在建议大家提问的时候,不要问太过宽泛的问题,而是把问题拆分,这样更利于解决问题。

顺着这个思路,首先,我们先来定义“压力型面试”。

求职者在面试中,对问题感觉到有压力,无非分两种情况:

客观性问题和主观型问题。

客观性问题

顾名思义,就是工作中比较客观的方面,比如说负责区域,客户数量,销量指标达成等问题,这一类问题,结果是确定的了。与其大家在这方面感觉到压力,其实更多地是某些细节化的地方在回答的时候有顾虑。比如说:

01.目前负责小医院,销量不多,未来做的是KA市场,销量举足轻重,如果面试官问到现在区域情况或销量情况怎么办?

02.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,销量达成不是很理想,如果被问到指标完成情况,会不会被质疑能力有问题?

遇到这样的问题,你应该是在如实表明客观真实情况的同时,使用恰当的技巧,将对方的注意力,从你并不完全匹配或者理想的结果中,引导到你过去的努力,和所取得的成就上。

主观性问题

这类问题的答案不是固定的,需要大家使用清晰的逻辑将过去的经历串联起来,在这个维度里,如果对一些问题感觉到有压力难以回答,一般是对于给出的答案,没有清晰的逻辑,整个答案没有一条主线将所有答案连接。

因此,导致自己的回答比较零散,说着说着自己也感觉到很啰嗦,而且没有重点,说完了也不知道自己想传递什么信息给到面试官。

所以,对于这类问题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面试的逻辑思维。坦白讲,一个辉瑞销售代表和一个拜耳销售代表在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事情,从属性上来说几乎是没有差别的,也就是具体客观的区域,客户等一些具体落地的内容有一定区别。

所以,如何在无差别的工作属性中,通过清晰的逻辑,把自己的优势传递给你的面试官,让他认为你和所应聘的岗位是匹配的,非常重要。

比如说,当别人挑战你过去都是药品的背景,怎么看待自己现在应聘器械公司的竞争力?

这个问题,大家就可以从没有药品的客观情况,引申到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经历的匹配,同时也是能力的匹配,这样一来,接下来你就可以在能力的维度,和面试官面对面沟通了。

切记不要以为担心回答得不好,支支吾吾企图绕开对方的问题,也不要作假。

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优势,那是你对自己职业经历的挖掘地还不够深入,或者说,你只是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优势表达出来。

所以,如何在真实的事实上,通过面试逻辑的转化,突出自己的能力,是大家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。